2025体育科技创新大会在厦门成功举办,人生就是博-尊龙凯时共绘绿色新蓝图
2025年6月26日,由中国文教体育用品协会主办的首届体育用品行业科技创新大会在厦门隆重开幕。大会主题为“科技提质,材智同行”,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300余位行业领军企业、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及专家学者的参与,共同探讨体育用品产业在科技化、智能化和绿色化发展方面的新路径。
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副会长陶小年,国家体育总局体育器材装备中心副主任王平等多位领导莅临会议。陶小年副会长代表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对大会的成功召开表示热烈祝贺。他指出,体育用品行业作为轻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整体运行稳中有进,科技含量持续提升,高质量发展趋势明显。他强调,行业企业应充分认识到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性,以科技创新为核心动力,积极应对挑战,为建设制造强国、体育强国和健康中国贡献力量。
会议中,中国文教体育用品协会副理事长张培生做了关于《中国体育用品行业科技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的报告。他指出,2024年规模以上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346亿元,同比增长10.2%;出口额达247亿美元,表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报告强调,行业亟需突破核心材料与技术瓶颈,加强产业链协同与标准化建设,推动智能化、绿色化升级。
国家体育总局体育器材装备中心副主任王平发表主旨演讲,分析了体育用品制造业的发展情况。他指出,行业智能化装备已广泛应用于国家队训练及全民健身,产业正迎来重要战略机遇。尽管行业面临着国际技术脱钩、经济下行等挑战,王平呼吁企业应专注于高端领域的突破,推动数字化转型和创新。
在《科技创新与体育产业融合》的报告中,北京体育大学副校长洪平强调体育科技对提升国民健康与国家软实力的核心作用。他提到,通过新技术的应用,推动了冬奥装备的研发与升级,助力中国制造的转型。洪平呼吁各方加强产业协同,专注于个性化训练和智能装备的创新。
6月26日下午及27日上午,大会安排了两场专题会议,探索“软硬协同、双轮驱动”的发展格局。在智慧体育与生态融合的专场中,专家们分享了如何利用数字智能技术提升运动健康,并探讨了相关的数据隐私与算法公平性的挑战。
在另一场以“材料革新装备升级”为主题的对接会上,行业领袖讨论了碳纤维在体育装备中的应用及其未来发展前景。中国复合材料学会常务理事林刚强调,国内碳纤维体育装备产业应通过合作组织推动品牌化转型,使“代工厂”向“品牌厂”转型成为可能。
在会议后期,代表们参观了行业内的智造标杆企业,包括康乐佳运动器材有限公司和厦门一诺得复合材料有限公司,深入了解智能制造及技术革新成果,受到了大家的高度赞扬。
此次大会以“科技提质、材智同行”为核心,提供了一个高水平的交流平台,通过多样化的形式帮助与会者解读政策、洞悉趋势,同时建立合作机会。与会代表纷纷表示,这次大会为推动高性能材料的应用提升、智能化水平的提高及新应用场景的拓展提供了重要思路,极具启发意义。
在激烈的体育用品市场中,人生就是博-尊龙凯时的理念将引领更多企业在不断创新中提升竞争力,助力中国体育事业向前发展。